流量不一定能带来交易。
01
在过去多年中,搜索巨头谷歌已经关闭了不计其数的产品和服务,如今这个名单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

很快,谷歌将禁用直接通过其搜索引擎预订机票的功能,因为谷歌发现旅行者更喜欢直接通过航空公司或其他旅游网站预订机票。

外媒称,今年9月30日之后,谷歌将停止提供直接通过该网站预订全球大部分地区航班的服务。该公司确认,该搜索引擎将于2023年3月31日后在美国彻底终止该服务。



“在未来12个月内,我们计划逐步取消航班的谷歌预订功能,”一位谷歌公司发言人告诉媒体,“我们最初提供此功能是为了让人们更简单地购买机票,并帮助我们的合作航空公司和在线旅行社(OTA)获得更多预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人们实际上希望直接在合作伙伴网站上预订,我们始终尽可能满足用户偏好。”

在该功能被禁用之前,旅行者能够使用存储在其谷歌账户中的信用卡、Paypal等支付方式直接通过谷歌预订。据该公司称,在该功能被禁用之前进行的预订不会受到影响。

通过谷歌预订的旅客仍然会直接收到来自航空公司或其他在线旅行社的确认电子邮件。然后,旅行者必须直接联系航空公司或旅行社客服,询问问题,或取消或更改请求。

此前,在今年2月份,谷歌已经宣布将关闭其在 Google 上预订酒店的功能。

日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他希望公司的效率提高20%,这可能包括裁员,因为公司面临一系列经济挑战以及多年的快速招聘。

在洛杉矶举行的代码会议上,皮查伊在台上表示:“我们越是试图理解宏观经济,我们就对它感到非常不确定。”

提升效率的背后是放弃一些不盈利的鸡肋产品,谷歌预订机票、酒店选项日薄西山,成为被全球搜索引擎龙头企业抛弃的对象。

02
我们说看一个互联网龙头企业是否认真做旅游,切入交易环节是个重要考核标准,比方说抖音上线抖音团购,再比方说小红书试图以露营场景切入旅游产业打造商业闭环。

但在国外,大流量的互联网企业相对功能还是单一,比如2021年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推荐使用Twitter查找旅游信息,例如特惠产品和旅游提示,只有9%的人建议用户不应该使用其进行旅行计划。

虽背靠巨大的搜索流量,Twitter定位依然是一个社交平台,广告是收入主要来源,利用Twitter引流是旅游企业与其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Twitter去切入旅游交易了吗?并没有,同理Facebook,Instagram也还在“本分”地赚着广告费。

而谷歌利用在网页搜索领域的霸主地位(占据了全球九成的搜索市场)过去进入了许多细分的互联网市场,比如比较购物、商品快递、航班预订等等,谷歌给自家业务导入搜索流量,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但谷歌切入旅游业的角度并不清晰,谷歌的旅游业务也在卖广告和预订交易之间犹豫不决。

再往前推,谷歌在2019年已经停止了对“谷歌旅行”(Google Trips)客户端的技术支持。这款应用于2016年推出,谷歌承诺帮助用户通过手机和其他设备组织他们的旅行安排,将引导用户前往特定的名胜和餐馆,并整合他们的预订和门票,以及可以帮助定制和生成旅游行程。

谷歌旅行成为谷歌失败的另外一款互联网产品。

如今,谷歌公司在全球遭到了各国政府强大的反垄断压力,去年年底,欧盟普通法院维持了此前欧盟对谷歌24.2亿欧元(约合174.7亿元人民币)罚款的判决。

鉴于此,谷歌不敢再随意使用具有垄断性优势的安卓操作系统、网页搜索服务等捆绑自家的互联网服务。一些不具有优势的细分业务被关闭,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03
搜索引擎败走旅游业务并不是件很稀奇的事情,早在疫情前的2019年,国内的百度也关停了旗下百度旅游的业务。

究其原因,彼时,百度作为携程的最大股东,自己做旅游的意义不大。

亦有人表示,形似马蜂窝、穷游的百度旅游内容结构化难度大,POI的工作难以完善;况且百度自身还有针对旅游企业的广告销售业务,百度旅游和这块业务如何差异化定位和协同一直不太清晰。

流量有了,如何让合作伙伴“不受伤”同时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主要靠广告费盈利的大流量平台需要细细思量的问题。

比如百度虽然放弃了百度旅游,但是将部分功能嵌入到了百度地图内部,在行前、行中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游览体验,将AR科技与文化知识相融合,打造更便捷的出游体验。



百度地图泰山AR导览

从社区向对游客功能性、互动性更强的方向转型,是大流量互联网平台当下做旅游的一个重要思路。

毕竟中国人订机票、酒店还是习惯携程、飞猪、同程,老外则是Booking、Expedia、Airbnb,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虽然我们总说打败OTA的不一定是OTA,但OTA的存在就是现实,并不会轻易地被取代。

目前,谷歌即使预订功能不再可用,旅客仍然可以通过谷歌航班搜索航班,谷歌航班提供了省钱功能,如“探索”地图以找到最佳交易和设置航班价格提醒。

除了航班之外,谷歌还推出了一种工具,让旅行者可以在步行或驾车距离特定地标、景点或活动的范围内找到住宿地点,从而使旅行计划变得更加容易。

谷歌还在其地图上引入了“实时视图”功能,允许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看到周围世界的箭头和方向。

放弃了交易环节,谷歌重新发挥搜索引擎优势,更单纯也更实用。

你如何看待Google放弃机票、酒店业务的预订功能?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第二代自研芯片发布在即,谷歌真的很想成为苹果

谷歌第二代自研芯片,失望依旧?
上周,苹果发布会正式召开,许多果粉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熬夜到凌晨看完了发布会。有没有感到惊喜先不说,每年都要熬夜到凌晨观看发布会,可是苦了不少果粉。日前,美国另一家手机大厂宣布,新机将于10月6日23:00发布,虽说仍有点晚,但与苹果发布会相比,可以说相当贴心了,熬夜看完也不会太晚。

关于谷歌,许多人第一印象可能是Android操作系统,而非Pixel。谷歌手机销量确实不怎么高,但谷歌非常重视这项业务,甚至不惜自己研发手机SoC。去年谷歌已经发布了首款自研手机芯片Tensor,下个月,Pixel 7系列将与谷歌新款自研芯片Tensor G2芯片一同到来。



图源:谷歌

作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手机系统的开发者,谷歌不安于只做系统,竟然也自研芯片。然而手机芯片市场已经有了高通、联发科这种庞然大物,还有紫光展锐等新秀,谷歌真的有必要自研芯片吗?

谷歌的实力,需要芯片彰显?
在众多手机厂商中,拥有自研芯片或曾经自研芯片的企业有华为(麒麟系列)、小米(澎湃S系列)、三星(Exynos系列)、苹果(A系列)等。其中小米澎湃S系列芯片已经数年没有更新,后续只发布了澎湃C系列、P系列芯片。从手机厂商的动作来看,自研芯片确实是好处极多,但谷歌不是普通手机厂商,自研芯片有二利,也有一弊。

先说一下好处,手机厂商之所以自研芯片,主要原因是自研芯片可以彰显厂商的技术实力。仅有的两个可能威胁到苹果地位的厂商是华为和三星,都有自研处理器。



图源:华为

手机厂商除了三星,其他都非常依赖供应链,哪怕是苹果,也只有自研芯片和iOS两大杀器。现在谷歌手握Tensor和Android,底牌非常接近苹果,或许能够进一步提升谷歌在行业的地位,这是谷歌自研芯片的好处其一。

第二,自研芯片成功后,可以降低一些成本。如果手机销量低,自研芯片的成本肯定高于采购,但谷歌手机形势一片大好,今年第一季度销量冲进北美和英国等地前三。自研芯片的成本被分摊后,销量越高,平均成本就越低,比采购高通、联发科芯片更具性价比。

两利说完了,再说一害。谷歌并不是普通手机厂商,还是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系统的开发者,之前与雷科技的小小伙伴讨论谷歌手机时,他认为谷歌手机只能用作Android新版本试验机,毕竟Pixel是亲儿子,肯定会优先适配系统,谷歌手机也不会大卖。



图源:GSMArena

然而事实却证明,谷歌手机销量越来越高,已然超越了许多三四线手机厂商,屏幕供应链咨询公司DSCC还透露谷歌正在研发折叠屏手机。毫无疑问,谷歌并不认为Pixel应当一直停留在试验机,谷歌有进军手机市场的野心。

对于Android厂商们来说就很难受了,新系统的研发谷歌一直是主力,许多新特性也是谷歌开发出来的。以前谷歌与Android手机厂商之间并不属于竞争对手,或者说竞争不明显、不激烈,但谷歌手机发展势头太猛,未来未必不可能威胁到其他Android手机厂商。

一旦谷歌限制其他厂商对Android的使用,不说完全不给用,某些特性不提供,对于其他Android手机厂商都是严重的打击。或许谷歌不会这么做,但Android手机厂商不得不防。微软也承诺收购动视暴雪后,PlayStation依然可以玩COD,但索尼能不心慌吗,微软完全可以使用独占期之类的方案打击索尼。

Tensor G2,还会让我们失望吗?
不管谷歌是怎么想的,自研芯片已是板上钉钉,而且第二代产品就要来了。其他手机厂商或许有些心慌,或者不把谷歌手机业务放在眼里,但是在手机数码爱好者眼中,一直期待着谷歌芯片的表现。

去年第一代搭载谷歌芯片的手机Pixel 6系列发布,表现却不尽如人意。GeekBench5跑分数据显示,谷歌Tensor单核性能大约持平骁龙888,多核性能也就骁龙865水平。这点与谷歌Tensor的设计有关,去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 1采用了1超大核+3大核+4小核设计,而且超大核心是Cortex-X2,大核心是Cortex-A710,小核心是Cortex-A510。



图源:LetsGoDigital

谷歌Tensor却不同,采用了2超大核+2大核+4小核设计,而且超大核是Cortex-X1,大核和小核也是落后的Cortex-A76、Cortex-A55,单核能够追上同样采用X1超大核的骁龙888,但多核就不行了,两颗超大核功耗太高,大核和小核又比较老旧。那么问题来了,Tensor G2会是什么样子?

先提醒一句,别抱有太大希望,因为Tensor G2依然是2+2+4设计,而且超大核和小核没有变化,只是大核更改为Cortex-A78。A78大核固然不错,但是将于今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 2已经确定,将采用Cortex-A720大核,谷歌自研处理器的核心架构一直落后,性能表现肯定追不上。

与上一代相比,Tensor G2肯定会好一些,但是与骁龙8 Gen 2、下一代天玑处理器相比,Tensor G2肯定会差不少。对于谷歌来说,这也不能完全说是坏事,处理器性能不太行,或许其他手机厂商就不会再认为谷歌手机是威胁。

自研处理器,手机行业大势所趋?
Tensor表现不佳,Tensor G2大概率表现仍不会很强,但谷歌却仍要坚持,是因为自研芯片实在太重要了。几年前,小米就推出了澎湃S1,后来虽然因多次流片,长期没有更新手机SoC,但还是坚持自研芯片,只是功能弱一些,主要用于充电管理、拍照等方面。

OPPO、vivo等厂商,同样致力于芯片开发,推出了用于拍照的NPU、ISP芯片。对于技术储备和经验储备不足的手机厂商来说,自研芯片难度很高,成本也很高,可厂商们依然蜂拥而至,原因就在于自研芯片是实力的证明。



图源:小米

近些年“卷”字非常火,不只是职场卷,市场也非常卷,国内手机行业更是卷到极点。在中低端市场,Android厂商打的火热,可是性价比换来了销量,也让产品的利润低到了极致。因此,厂商们都希望冲上高端市场。

国内高端市场曾经是华为、苹果平分秋色,然而华为手机业务受到限制后,其他Android厂商却没能吃下华为空出的市场,苹果手机市场份额暴涨。为了对抗苹果,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Android厂商才会投入那么多成本自研芯片。

实力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所以当初华为才能与苹果在旗舰机市场较量。之前Android厂商经常吹嘘UI、软件,但软件功能抄袭太方便了,不可能自家独占,自研芯片绝对是更好的选择,也是手机行业的大势所趋。



图源:雷科技摄制

现在Android厂商还在自研摄像类芯片,谁能率先开发出可以稳定更新的手机SoC,就可以在这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和优势。只是这些厂商也需要考虑高通,在自研芯片成熟前,他们只能使用高通处理器,可如果他们的自研芯片表现接近高通骁龙,日后就很有可能弃用高通芯片,那么高通可能会尽早终止与他们的合作,让他们短期无高端芯片可用。

当初的华为就面对这种情况,尤其是在K3V2时代,华为自研处理器表现很糟糕。可是华为坚持了下来,直到麒麟970之后,才能够与高通抗衡。好在现在联发科崛起,高通有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哪怕因自研芯片受到高通限制,也可以通过联发科芯片确保产品有高端处理器可用。

谷歌资本雄厚,所以不担心自研处理器失败的损失,其他手机厂商财力不如谷歌,自研处理器进度不会太快。至于谷歌Tensor,明明有实力选择先进的核心,但却放弃,可能是为了不直接与Android厂商竞争。这样也好,其他手机厂商至少可以放心一点了。


Google败走在线旅游